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馬健濤 >帝王業阿嫵為什麽死了(《上陽賦》:皇帝遇刺身亡宛如殉葬,這場權謀的戰爭裏,沒有贏家) 正文

帝王業阿嫵為什麽死了(《上陽賦》:皇帝遇刺身亡宛如殉葬,這場權謀的戰爭裏,沒有贏家)

2025-07-05 13:11:51 来源:打草蛇驚網作者:吕继宏 点击:600次

等了一周,《上陽賦》終於更新了。

帝王業阿嫵為什麽死了(《上陽賦》:皇帝遇刺身亡宛如殉葬,這場權謀的戰爭裏,沒有贏家)

一口氣將更新的10集看完,心裏卻憋悶的不行。

(以下涉及劇透,介意慎點)

除了前麵王倩下藥勾引蕭綦,沒想到非但沒有成功,還徹底令阿嫵心寒。

將低聲下氣,甚至不惜放下身段跳忽蘭舞,從賀蘭箴那求來的改變和親人選的紙條燒了。

尤其阿嫵的那句“知道錯了嗎?”

“既然知道,那你就遠嫁忽蘭吧。”

真的是令人爽到爆,王倩這樣段位的,哪配和阿嫵鬥。太後的眼光,果然老辣。

但後麵的劇情,就讓人悶得慌。

隻能說劇版改的太厲害了,把人物的戲劇張力都放大到了極致。幾乎每個人,每一場算計,都有各自的無可奈何。

也都因為一次次的算計,讓自己一次次的失去。卻仍有很多人,主動撲向這權力的漩渦。

懷恩是,子澹也是。他們本來,都可以置身事外的。

這種飛蛾撲火式的對權力對感情的爭奪,讓他們開始被命運桎梏,淪為規則的犧牲品。

什麽親情,什麽愛情,都要給權力讓路。活著的看似贏了,可到底還是成了悲劇的化身。

自先帝駕崩,王藺倒台後,太後和阿嫵這對曾親如母女的姑侄,關係就陷入了僵局。

阿嫵放不下姑姑對她的算計,也無法原諒她為了讓子隆登基,不惜將先帝害死。

後麵又和父親反目,用計讓他輸得一敗塗地。

但阿嫵恨姑姑嗎?

她不想恨,也恨不起來。

那是她的姑姑,是她在宮裏的另一個“母親”。從小受欺負了,姑姑會給阿嫵撐腰。困了,也可以直接睡在她鳳榻上。

父母已然雙亡的阿嫵,姑姑就是了她僅存的血脈至親。也是她對這宮裏,唯一的一點牽掛。

但,她又不能把之前發生的所有事情,都當做沒發生。就像她自己說的,世人總是忘記想記得的,又記得想要忘記的。

所以,麵對姑姑,她始終無法釋懷。

而且就像姑姑了解阿嫵,阿嫵也了解姑姑一樣。當有一天,她若是成為姑姑前行的絆腳石時,也會像父親那般,被毫不猶豫的踢開。

所以,不僅無法釋懷,阿嫵對姑姑還有一些害怕。

阿嫵能做到的,就是逃避。在姑姑和子隆哥哥麵前,縮進自己的殼裏。不去麵對,更不去親近。

而太後對阿嫵呢?

說一句親女兒也不過分。

聽著阿嫵一句句的“太後”“太後”“太後”,像外人一樣稱呼她時,猶如剜心。

但太後也不想和解,即便她知道,盡管現在她們生分了,但若是再有像薛宦那樣的刺殺,阿嫵也會毫不猶豫地替她擋刀。

為什麽不願和解?並不是舍不得放下太後的身段。

而是她很清醒,她的小阿嫵已經長大了,有了自己的想法,更有了自己的夫君。她們早已經站在了一條河的兩邊。

今天不對上,明天也會對上。

太後和阿嫵,隻要還深處這權力之中,就永遠無法和解。

太後是心狠的,她可以一邊為阿嫵對她的生分而痛心,為謝宛如對她的刁難而恨鐵不成鋼,也可以一邊策劃暗殺阿嫵的丈夫。

甚至為了事成後,不讓堅韌的阿嫵有複仇的可能,而決心要了她的命。

太後的愛,就像君王的愛,是有條件的。你沒有擋路時,就是勝似女兒的侄女。可一旦擋路了,就是一塊除之而後快的絆腳石。

她從皇後到太後,一路機關算盡,現在擁有了無上的權力,算贏了嗎?

一點也不。

丈夫不愛她,兒子不親近她,青梅竹馬早已失去,阿嫵被她逼走了,如父如兄的王藺,也視她為死敵。

所以,到底還是輸了。

而皇後謝宛如又何嚐不是她的翻版?

為了複仇,為了爭權,枉顧昔日的姐妹之情,手足之情。

曾經有多麽天真爛漫,現在就有多麽機關算盡。

謝宛如本是家族爭權奪利的犧牲品,是權力的受害者,可到頭來卻為了權力變得加害者,變得麵目可憎。

盡管後來自己的兒子當上了皇帝,卻仍輸得一敗塗地。

她半生都在為自己的家族謀劃,期望通過兒子讓謝家翻身。殊不知家族早已背棄了她,選擇了子澹。

不僅讓鄭嬤嬤對尚在繈褓的皇兒下手,還同子澹聯手,刺殺了皇帝。

後麵更是連累她悲慘到為了皇權,給皇帝陪葬。

身為皇長子的母親,無法陪伴他長大,隻能托孤給王儇,何等的悲哀。

太後和皇後是士族女子的悲劇性代表,終其一生都在為家族、為兒子活著。為自己的時候,幾乎沒有。

皇帝馬子隆原本心地善良,但登上了這帝位後,就被皇權奴役。開始的勵精圖治,宵衣旰食,終抵不過權力的浸染,生出了猜忌。

策劃殺了蕭綦,奪了他的兵權。

在這之前,他可是視蕭綦為救命恩人,大成的肱骨之臣。

那場蘊藏巨大陰謀的圍獵,不僅讓蕭綦和他的寧朔軍受到重創。而皇帝自己更是被子澹黃雀在後,奪了性命。

贏了嗎?

輸的性命都沒了。

而子澹呢,躲在背後謀劃這驚天陰謀,以為登上那位置,就可以擁有無上的權力,讓阿嫵重新回到身邊?

這是把自己看得太高,還是把阿嫵看得太低?若是知道他殺了蕭綦,阿嫵豈會放過他?

子澹還以為自己登上的是帝位,殊不知是比他父親還要窩囊的傀儡。

這一次次的爭權奪利,算計了多少人?又枉顧了多少性命?

可憐寧朔那一百多位將士,他們本應將熱血和生命,奉獻在沙場,而不是枉死在權貴的陰謀裏。

胡光烈死得讓人實在不痛快!

(編劇,你和老胡有什麽仇?為什麽要把他寫死!!!哭唧唧)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作者:张文顺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